排卵监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复制链接]

1#

根据各地春季玉米螟冬后基数调查结果,今年大部地区百秆活虫量低于常年和上年,结合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一代玉米螟在东北西部、*北部、*淮海局部地方偏重发生,华北、东北及*淮海其他地区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多为偏轻发生,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4亿亩。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东北地区北部较常年偏早1-2天,东北地区南部较常年偏晚2-4天,其他各地区与常年接近或者早晚在5天以内(具体数据见表1)。预计6月中旬至7月末,西南、江淮、*淮、西北、华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表1各地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

省份

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月/日)

羽化盛期与常年相比

黑龙江

7/8-18

早2天

吉林

6/25-7/5

早1天

辽宁

6/13-23

晚4天

内蒙古

东南部6/20-30

东北部7/1-10

晚2天

接近

河北

中南部6/5-15

北部6/20-30

晚2天

北京

5/28-6/10

早4天

天津

5/28-6/10

早1天

山西

6/10-20

晚2天

山东

5/27-6/7

早1天

河南

5/27-6/7

早1天

江苏

5/25-6/5

晚1天

安徽

5/20-30

早2天

湖北

5/20-30

早2天

湖南

5/5-15

晚3天

陕西

6/10-20

晚5天

*

北疆6/1-10

南疆5/15-25

早4天

四川

5/15-25

晚5天

重庆

5/2-12

晚1天

云南

5/18-28

晚5天

一、大部地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低

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大部地区冬后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多数省份比常年和上年偏低,延续了近几年玉米螟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辽宁为70头,吉林、黑龙江超过40头;山东和*为33头,*伊宁县头,伊犁州、昌吉分别为85头、80头,山东沂水头;内蒙古、河北、河南20头以上,河南邓州为50头;天津、山西、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在10头以上,陕西、北京、四川和重庆不足10头。与常年值比,山东偏高,其他大部省份偏低;与上年比,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偏高,天津接近,其余大部省份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表2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

省份

平均百秆活虫数(头)

比常年增减比率(%)

比上年增减比率(%)

辽宁

70

-17.2

吉林

45.8

-26.3

60.7

黑龙江

41.6

-62.5

-10.0

内蒙古

21.1

-40.5

-37.9

北京

3.8

-72.7

-39.7

天津

13.6

-29.2

0

山西

14.9

-26.8

26.3

陕西

9.6

-40.6

-15.8

河北

20.7

-18.9

27.0

山东

33.0

26.2

22.2

河南

24.3

-18.6

38.9

江苏

15.5

-41.6

-56.2

安徽

16.2

-60.4

-41.7

湖北

15.3

-35.3

-19.5

湖南

12.0

-42.7

-14.3

*

33.0

-32.0

-7.8

四川

6.6

-55.9

-25.8

重庆

5.6

-33.1

-9.7

注:正数为增加,0为接近,负数为减少。

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无不利影响

今年春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目前东北和华北春玉米多处于苗期,*淮和江淮地区进入喇叭口期,西南地区为拔节期,江南、华南处于抽雄至灌浆期,玉米生育期接近常年,大部主产区春玉米长势良好,对玉米螟发生和为害无不利影响。

三、天气条件对部分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东北和华北北部、江淮等地降水偏多;未来20天(6月中下旬),预计东北、华北、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等地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对以上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为害有利;*淮海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对一代玉米螟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玉米螟生长的各个时期采取对应的有效防治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灭越冬幼虫: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2、灭成虫: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

3、灭虫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4、灭田间幼虫:

①用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大喇叭期,用白僵菌粉0.5公斤,拌过筛的细砂,5公斤,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白僵菌就寄生在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体内,来杀死田间幼虫;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50-75公斤过筛的细砂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幼虫,1公顷1.5-2公斤辛硫磷即可。

②药剂喷雾防治: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可用药剂为:杜邦康宽、先正达福戈、高效氯氰菊酯、*死蜱等,建议农户要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保证产品质量,按产品说明,稀释后喷施,达到最好的病虫防治效果。

大德公众ng

大德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