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街晾晒的绣花锦、三三两两闲逛的猫狗,走走停停是浔蹄的香味、偶有中吃不中闻的臭豆腐,被小吃店老板正在制作的糕点,叫出名字和第一次见到的,和古镇尤其搭配,走累了怎么吃都觉得味道满分;
图
小编实拍:南浔美食
起皮的老墙面儿上还能隐约看见曾经的大字:理发店、粮店…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句: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就是南浔,一个存在于江南水乡的百年古镇,傲娇且低调。
图
小编实拍:位于南浔古镇后门附近
图
小编实拍
那是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传奇年代,诞生了南浔闻名的“辑里湖丝”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宏屋巨宅懿德堂;张静江和尊德堂;嘉业堂藏书楼;水乡丰姿百间楼;
南浔老街盛世重光;园林佳作小莲庄…
诗人徐迟在自己的《江南小镇》里,用68个水晶晶来形容故乡南浔:
水晶晶的天
水晶晶的地
水晶晶的河泊桥梁
水晶晶的琼楼玉宇
水晶晶的花鸟虫鱼
……
图
小编实拍:早晨正在整理摇橹船的船娘路边悠闲的鹦鹉戏台表演
而上周,初见南浔,不只是为了一睹水乡风景,还有在并不商业的古镇里唯一存在的“新天地”——南浔花间堂·求恕里,位于古镇中心地带(南西街号),一左一右皆是本地特色美食店,如果不是特意前往,我肯定会因低调的正门匆匆而过。然而敲敲厚重的门把、推开炭黑色的大门,走进去确是一股清流。
初见:她不是第一眼美女
却渐入佳境、别有洞天:故事
花间堂不愧是最擅长古镇的改编和融合,从丽江走来,去过了川西阆中、江南周庄和同里,样子多变,但内在惟一。作为花间堂第19个目的地,南浔的这家则由老房子修葺改建而来,前后耗时三年。
前身
这里原是南浔古镇嘉业堂藏书楼(年建成)主人刘承干(晚清南浔“四象”首富之首、小莲庄主人——刘镛的嫡长孙)于年所建的别墅,当初这座宅子只是为了藏书楼的管理而建,也作为他和家人回浔小住之地。
和爷爷擅长经商不同,刘承干更爱书,倾其一生致力于藏书、刻书、护书这三件事,被誉为民国私人藏书第一人;而他为人低调内敛,故以“求恕居士”自居,在上海储书之所名“求恕斋”,因此便有了“求恕里”。如果你只从大门缝隙匆匆一瞥,很难发现内里到底有多“繁花似景”。
花间内外
整个南浔花间堂·求恕里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三栋主建筑内分布着26间客房、多多的面包树、公共休息区、前台、花间集市。
甬道
老房子的建筑主体和房梁不变,地板+石板重新处理,进门第一眼的甬道曾是主人行走的道,门头上的十几盏灯就像是辑里湖丝的蚕茧,当年“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说的就是当时的富商刘镛,以辑里湖丝发家致富。
正对着门楣上刻着“鹧溪小隐”四个大字,取小莲庄依鹧鸪溪命名,而小隐则以表“于繁华间偏安一隅”的理想生活,上方的金蟾小兽是当年刘家的吉祥物,现为辑里湖丝的商标。
前台+花间拾零
侧门层供仆人行走,现打造成酒店的花间集市和前台。
众所周知,花间堂衍生而成的花间集市-花间拾零,主要售卖花间堂的文艺周边(洗漱用品、杯子等)和木头马尾,设计师在日本学习了七年设计,爱上一位歌手,当时这位歌手最爱的一首歌便是《木头马尾》。
前台保留了原有的高度和横梁,一整面的黑色藏书墙夹着香薰、蜡烛,配合着花间音乐和欢迎茶水,制造了一个清新温馨的空间,自然放松了下来。而酒店也将这面墙叫做“换书墙”,每个来入住的客人可以带一本自己的书放在这里。
图
酒店前台
中央庭院
从前台办理好入住,工作人员一路上会简单介绍早餐用餐时间,带领你进入房间。经过这个卷门,到达了中央庭院。
南浔古镇里的大户人家基本都是门头低调,进来穿过高墙就会发现与众不同,像个钱袋子一样,把所有美好的都藏在内里,腊梅、月季、天竺,还有秋千和座椅,这个季节淡淡的腊梅香气袭来…
家庭楼+中式楼
围着庭院,一边为家庭楼,两扇门自年完好保留下来,给人上海石库门的感觉,进门后一个简单的庭院,回头看砖雕门楼上书“光辉贻后”,刘家主人希望自家光辉有一个后代传承。
一楼为公共区域,正对以长方形茶台,可以品茶、下棋,里面还可以品尝下午茶。
图
小编实拍:家庭室
而另一边的中式楼则有8间客房,这是座文革时期被破坏、后背古镇整体还原的建筑,挑高很高,中间保留了天井,雨天滴滴答答的回音别有意境。
“藏”从品书到品宅
中西合璧的花间文艺姿色
南浔花间堂·求恕里的设计以“藏”为主,设计师是来自法国的Thomas,也是周庄花间堂·季香院的设计者,喜欢和了解中国文化。早期浙商纷纷出国,带回很多西洋玩意,无论是物件还是理念都在自己的宅院里有所体现,尤以中西合璧建筑闻名的南浔古镇为代表。
“藏”书墙
从前台到家庭楼、中式楼里,都能发现炭黑色的书墙。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式楼的楼上楼下,一楼古韵和现代十足的顶天立地书柜,用双侧型回转楼梯连接到二楼,想象一下,女孩男孩们依次坐在这里,看书沉思,或互相耳语时有多浪漫。
进入二楼,有一个公用的小休息区,沙发+书柜,两侧的老宅门窗,对望着天井,抬头俯瞰都是情景。每个楼梯和房间地板都是木制,踩上去发出的咯吱咯吱声,生活都在穿越。
“藏”客房
Thomas按照老房子的格局,为整个酒店打造了四种房型,依次为
“藏静”:指南浔儒商府邸幽静雅致
“藏墨”:用以表达别墅主人爱书痴书
“藏溪”:取自“鹧溪小隐”
“藏韵”:希望将浔地20世纪初期的雅韵生活以南浔花间堂·求恕里一许之地典藏,并展现传颂于世人。
图
藏韵雅居
四种房型以“渔樵耕读”文化结合江南园林,提炼出“耕、园、渔”三大农业元素作为主题,在颜色运用上挑选了大地橘色、田园绿色、渔业蓝色来设计,用鲜艳的色彩增加了老房子重生后的视觉活力,表现在床架子后面那幅画(设计师根据南浔景点特色提炼出来的水墨画);
原木色的家具增加现代简约感,每个房间内的卫生间都值得一探,墙上或棱角或半圆的瓷砖通过不同组合排列,打造了极其chic的空间,配上导热的毛巾架、加热的马桶,让洗漱变成一件时髦的事。其中“藏溪”和“藏韵”是带有浴缸且可以加床,白天古镇逛累了,晚上舒服的泡个澡实为一大享受。
图
藏墨雅居
图
藏溪雅居
免费的minibar,桌上的花茶,花间堂的文艺周边以及衣橱里摆放的不同季节的拖鞋,到了晚上的夜床会赠送糕点,值得一提的是,每间房的窗户都做了隔音处理。
图
小编实拍:夜床糕点
图
小编实拍:客房内花间堂生活指南、日历、茶杯
人生最得意事之二
莫过于好吃、好玩,足矣~
在酒店内,你可以在家庭楼品尝花间下午茶,也可以从早到晚往返的餐厅便是
多多的面包树
一个萌萌哒的名字,作为花间堂自创的餐饮品牌,提供早餐、简餐以及中式的点餐,如果说以上所有设计都围绕着“藏”来进行,那么餐厅里的“蚕丝剥茧”就是放大了辑里湖丝的工艺,新鲜的花、原木餐桌椅,面积不大,暖心。
图
小编实拍:早餐面包
图
小编实拍:儿童座椅
这里有花间堂独有的奶茶,也有南浔当地特色菜,南浔三杯茶、红烧浔蹄、浔东炒三鲜、浔东人家鹅血汤等,入住当晚,大厨在每道菜的点缀里加入了油菜花等作为装点,色相十足。
图
小编实拍:中式特色菜
两天一夜南浔之旅,小编跟着花间堂工作人员,游览了古镇内以下景点:
张石铭故居
小莲庄
嘉业堂藏书楼
刘氏梯号
*以上景点图由小编实拍
如果你自行安排的话,建议还可以增加一处和酒店有点距离的
百间楼
图
烟雨百间楼
魚擘擘(图虫网)
民国儒商巨富却藏书万卷,低调自隐
门口河道无声,门内只有书香黛瓦
安安静静,缱绻流年
这是一个来过就想留下来的地方
路过且留下,水晶晶的江南小镇南浔花间堂·求恕里超值特惠A平日¥周末¥
一晚藏静雅居28平米1-2楼大床2米/2双床1米
双人精美早餐
客房内免费minibar、免费wifi
超值特惠B平日¥周末¥
一晚藏墨雅居36平米1-2楼大床1.8米/2双床1.2米
双人精美早餐
客房内免费minibar、免费wifi
此套餐有效期至年12月底
法定节假日以预订页面为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