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排卵目的是促进单个优势卵泡的选择和排卵。诱导排卵取消标准:诱导排卵的目标是获得一枚优势卵泡,配合性生活或人工授精而得到活产,因此,如多卵泡发育需及时取消周期,降低多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发生。如果诱导排卵时有3枚优势卵泡(卵泡直径≥14mm),建议取消该OI周期同时严格避孕,或改行IVF治疗。超促排卵目的是诱导多个优势卵泡继续发育为成熟的卵母细胞。
2.目前发现卵泡仅在发育晚期才对FSH有反应,并在芳香化酶的诱导下获得将卵泡膜细胞来源的雄烯二酮转化为雌二醇的能力。
3.自然周期中通常只有一个卵泡通过增加对FSH和LH的敏感性逃脱闭锁成为优势卵泡。周期中间FSH上升超过卵巢刺激阈值期间处于发育更晚阶段的卵泡可获得促性腺激素的支持而持续生长,LH对单个卵泡选择和优势化起关键作用。
4.促排卵药物源于一场意外:20世纪50年代,首个非甾体雌激素拮抗药在用于评估乳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当时的研究者吃惊的发现有些长期闭经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恢复了月经周期,此后第二代抗雌激素制剂枸椽氯米芬成为促排卵药物。
5.GnRH激动剂的目的是使甾体激素依赖性疾病达到化学阉割。
6.促排卵成功和并发症(主要是多胎妊娠和OHSS)之间的平衡是最重要的,这取决于患者基本特征、促性腺激素制剂及使用的方案和剂量、对促排卵的监测强度、卵巢反应性、取消治疗周期的意愿等。
7.不孕症治疗成功的定义应该从每个治疗周期的妊娠率转向健康单胎活产率。
8.诱导排卵应该比超促排卵更为严格,需要仔细监测和熟练管理。
9.WHO通过外周血促性腺激素和雌二醇将排卵障碍分为三型:I型是低雌激素和低促性腺激素;II型是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正常;III型是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性激素。高泌乳血症是个变异,如果表现为正常或低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就是I型变异,如果正常的促性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就是II型变异。
10.CC治疗后的流产率高达13%~25%,但与自然流产率和IVF妊娠流产率相似,所以认为CC治疗并不增加流产率。
11.决定治疗结局最重要的因素是卵巢对刺激反应的个体化差异。
12.最重大的临床挑战是提高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平衡点。
13.熟悉的临床技能和适当监测卵巢反应可将促排卵治疗并发症降至最低。
14.患有POI的妇女,目前没有增加卵巢活力和提高自然受孕率的可靠干预措施。
15.原发性(特发性)或大多数化疗后POI妇女,与普通人群相比,自然妊娠后产科和新生儿风险没有升高。
16.有证据显示甲状腺自身性免疫异常影响IVF助孕结局,表现为流产率升高和活产率降低。亚临床甲减不孕女性IVF助孕时强烈推荐左旋甲状腺素治疗。
17.女性年龄是影响生育力及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将≥等于35岁定为女性生殖高龄的分界线。
18.可用FSH、E2、FSH/LH和AMH等指标综合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但该评估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能力,与生育结局不一定相关。
19.尽管芳香化酶成功用于促排卵,但其机制尚未清楚。
20.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妇女附件扭转建议附件切除。其他年龄附件扭转保留卵巢功能的复位手术是安全的,对保留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是可靠的。附件扭转的临床表现与残存的功能之间没有相关性,即使出现卵巢坏死仍可通过解除扭转来保留卵巢功能。扭转附件复位不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21.年,Hillire提出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理论。FSH作用于颗粒细胞,使颗粒细胞增殖,刺激颗粒细胞出现LH受体,合成芳香化酶和抑制素,在卵泡的募集、选择和优势中发挥作用。LH作用于卵泡膜细胞产生雄激素,为颗粒细胞中的芳香化酶合成雄激素提供底物,在卵泡中、晚期与FSH一起作用于颗粒细胞,诱发局部抑制素B和生长因子的产生,促进卵泡成熟,参与优势卵泡的选择,非优势卵泡的负选择,排卵和支持*体。FSH和LH协同作用实现正常月经周期的单卵泡排卵。
22.初级卵泡经过80-90天的生长,长成了2-4mm且对FSH敏感的小窦卵泡。FSH升高不是在一个月经周期,而是横跨了两个连续的月经周期。开始时,一部分窦卵泡突破了FSH阈值开始生长,这一时间平均约6天左右,由于升高的雌激素和抑制素B对垂体负反溃,FSH开始下降,对FSH最敏感的卵泡生长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多数形成在月经第7天,直径在10mm,优势卵泡就是FSH和T受体丰富、后期出现LH受体的卵泡。除了POF,所有的促排卵方案都试图让更多的窦卵泡突破FSH阈值,这一过程就叫募集,此后人工继续支持在可控范围内诱导多卵泡发育至成熟。合理的促排卵方案以获得数量适当的成熟卵母细胞为目的,不理想的促排卵,如促性腺激素起始时间、剂量、使用天数、hCG触发时机不当,卵泡成熟度和同步化较差,会导致出现较高比例的MI期或GV期卵母卵泡,MII卵质量也较差,使卵母细胞受精率和利用率下降。
23.无论是激动剂还是拮抗剂方案,研究显示临床妊娠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大多数研究显示重组制剂获卵率多。检验促性腺激素的是获卵数,但检验不孕症治疗的是临床妊娠率和抱婴回家率,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和患者决定选择哪种制剂。
24.FSH启动剂量没有定论。
25.中医药理论来源于几千年来对宇宙和人体的细致观察而形成的方式和体系,根据证候辩病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26.PCOS发病基础是卵泡的程序化发育发生改变,即窦前卵泡生成过多和窦卵泡发育停滞。
以下学术会议宣传,欢迎参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